行程特色
詳細行程
桃園/檳城—升旗山~(快速通道)空拍—遊園車繞山頂—飯店
今日帶著輕鬆愉快的渡假心情集合於桃園國際機場,搭乘噴射客機飛往馬來西亞素有《亞洲熱帶花園》之稱的檳城。
升旗山~快速通道
升旗山,又名檳榔山,位於檳島中部,主峰西方山海拔833公尺,是檳城的最高點。 其中海拔735公尺的旗山是升旗山群峰中被開發最多的山峰,也是當地居民和遊客的避暑勝地。由於過去英國高官的別墅大多數在這裡,山下的士兵利用旗語傳遞重要訊息,升旗山因而得名。 升旗山山間的氣候涼爽宜人,是檳城著名的旅遊勝地。
姓氏橋
【姓氏橋尋根】 檳城姓氏橋反映著檳城華人生活的一種文化縮影,更是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姓氏橋並不是指一座單獨的橋,而是很多橋的總稱。當年華人下南洋到了檳城,從事貿易與漁業,以海為生,所以搭起橋板,在上面建造房屋,形成一個個獨特的小村落。因為同姓者同住一橋,所以稱為姓氏橋。逐水而居的水上人家,成了檳城特殊的景觀,更是華人生活文化的縮影。
備註:贈送空拍 (若當天休息 改姓氏橋空拍)
■早餐—飯店內
■午餐—機上套餐
■晚餐—花木蘭娘惹 RM60
■住宿—第五大道5Th Avenue或同級
檳城—檳城馬來西亞第一條鐵路遺跡-十八丁自然生態遊(傳統紅木黑金炭窯—全馬最大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老鷹餵食秀-魚排)怡保百年火車站(泰姬陵風格建築)二奶巷—大奶巷(壁畫彩繪)—光興藝術文藝—檳城
檳城馬來西亞第一條鐵路遺跡-
19世紀太平的錫礦業開始起飛,由於十八丁位於策略性地點,英殖民政府從印度載運大批勞工抵達,建設大馬史上第一條鐵路,並在1885年正式通車從太平直達十八丁。
隨著時代進步,這條鐵路的載客貨運地位開始被取代,並於1960年正式停止通行。目前十八丁街上還保存著當年大馬第一條鐵路到達十八丁終點的老石碑,舊名稱為「砵威Port Weld」,這個石碑現以華文、英文、淡米爾文及爪夷文4種語文書寫。
十八丁自然生態遊(傳統紅木黑金炭窯、全馬最大紅樹林生態保護區.老鷹餵食秀-魚排)
傳統紅木黑金炭窯
十八丁是西馬最大的紅樹林保留地,目前已被馬國的森林局開闢成為生態旅遊景點。除了維持海岸的健康生態,紅樹林也是製造火炭的上乘原料,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一座座炭窯像愛斯基摩人冰屋一樣,半圓形的炭窯用紅磚由底至頂砌成,內外再舖上厚厚的泥牆,前方的開口處供炭和人出入。紅木製成的火炭除了在本地賣之外,有60%以上是銷往日本。日本人再把炭變成各種高價保健品,再銷往全世界,這就是當地人說的「紅木黑金」
全馬最大紅樹林生態保護區
當年,為了確定炭源供應不間斷,日本人規定只能砍30年樹齡的紅樹用來製炭(如作為水上建材用途,則20年樹齡即可)。且每砍下一棵紅樹就必須在另一處種下一棵紅樹苗,待紅樹生長10年做一次疏伐。80年來這裡砍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紅樹,成就了製炭業的榮景,也長出一大片欣欣向榮的綠色景觀。傳統產業與生態環境共生共榮,象徵著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處處展現永續的希望之光。
馬當紅樹林擁有極為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森林保留區內設有長達1.2公里長的木造棧道,供人步行就能直入綠色世界。盎然綠意下,處處鳥語蟲鳴,這裡更是魚類、貝類、兩棲類、爬蟲類、哺乳類、鳥類的樂園,常見彈塗魚、招潮蟹、長尾獼猴的蹤跡。當中的155種鳥類(包括每年年底到次年4月期間由北方過境的候鳥)吸引不少身穿迷彩裝,在木棧道上用望遠鏡觀鳥或拍攝鳥類的愛好者。
老鷹餵食秀-魚排
在此不但可以看見老鷹翱翔於天際,還可看到老鷹餵食秀,只要將雞皮灑向海面過沒多久就能看見老鷹倏地用尖銳的爪子撂起雞皮,再快速飛上青天的英姿。
怡保百年火車站 Ipoh Railway Station(泰姬陵風格建築)
屬摩爾式和維多利亞式混合的典型建築,是一座具有英式殖民風格的美麗白色建築,造型唯美,俗稱「怡保的泰姬陵」。火車站象徵著當年怡保以錫礦致富的榮景,是怡保的重要地標,站內的月臺還停放著,保存完整的各種老火車頭和車廂,是火車迷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
被當地人稱為TAJ MAHAL為怡保的(泰姬陵),建於1914年至1917年,它是一座宏偉的摩爾式及維多利亞風格相混合的建築物;英殖民的的風格,美輪美奐。而與火車站相望的是一座大型白色的新古典建築,就是怡保市政大樓;這兩座建築物足證怡保市當年富有情況。另外,在火車站廣場前,我們可以見到命名,怡保Ipoh的起源樹。命名,怡保Ipoh的起源樹。
二奶巷
當年這巷弄是昔日富豪金屋藏嬌的地方,兩排古老的建築物保留了百年前英國殖民時代的舊樣,充滿濃濃南洋情調;爾後更有多部電影如《色戒》、《安娜與國王》都在此取景過,在舊城中欣賞具有價值歷史建築物,見證當年的繁華模樣。 彩繪壁畫街:均由立陶宛画家恩尼斯(Ernest Zacharevic)所画, 共有7幅 。 怡保舊街場是霹靂州首府怡保市的心臟地帶,也是經濟的發源地。隨著經濟的發展,這個曾經的五臟交錯地帶漸漸地變成了快要被人遺忘的老街,但是恩尼斯甩開大筆,在幾面牆壁上留下了七幅畫作,以慶祝怡保的傳統與歷史。這七幅畫作如今沒有收到大的損壞,因此,人們隨時可以來此尋找曾經的怡保文化。
大奶巷(壁畫彩繪)
「大奶巷」名稱最引人遐想,實際上這條巷弄已經很冷清,零星的壁畫跟一些街頭藝術可供拍照,比起三奶巷又更靜謐許多,名氣也無二奶跟三奶來的響亮。
光興藝術文藝
集中在舊街場區,靠近二奶巷,現在的光興廣場有一間知名的連鎖咖啡廳“Plan B”,但早年那裡可是一間戲院,因為一場大火而消失了,現在只剩下戲院宿舍。近年來這里搖身一變,許多懷舊文創小店、特色餐廳進駐,儼然成為文藝小天地。廣場保留舊時風貌, 斑駁的紅磚墻面以及許多植物裝點,綠意盎然,但如果走得太匆忙恐怕會沒有留意到這一處。
現在光興廣場定期每個週末舉辦文創市集,邀請怡保的手作達人擺賣自製的精品和美食,例如陶瓷、皮革手作、手繪設計等等,讓原本只是老一輩人回憶的舊街場,現在也漸漸引起年輕人的興趣,恢復昔日熱鬧。
■早餐—飯店內
■午餐—漁村海鮮料理 RM50
■晚餐—鮑魚雞湯+芽菜雞特色 RM45
■住宿—第五大道5Th Avenue或同級
檳城—娘惹博物館& 階梯下午茶 懷舊三輪車古街遊 姓氏橋—康華里斯古堡 和諧街(觀音亭, 聖喬治教堂,吉寧回教堂)
娘惹博物館
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的娘惹博物館(Pinang Peranakan Mansion)是一座致力於檳城娘惹遺產的博物館。博物館本身坐落在喬治敦教堂街一棟別具特色的綠色豪宅內,該豪宅曾是19世紀中國富豪鄭景貴的住所和辦公室
階梯下午茶
彷彿置身於歷史的空間百年古宅保有著舊時代的風華,於大宅內享用馬六甲『娘惹式』下午茶,主打正宗道地,將會帶給味蕾難以忘懷之美味
三輪車古街遊
人力三輪車遊古城,搭乘懷舊三輪車,看著擦身而過的古街巷、老房子、舊店舖,偶爾也有些異國風情古建築,濃濃的殖民地色彩,叫人如走進時光隧道。
來到這多元文化的古蹟城,瀏覽這城市最Chill的方式就是乘坐三輪車,沿路欣賞古城區的百年建築及文化滄殤,彷彿穿越時光走廊來到當時的年代,將這不可思議的多元文化映入眼簾。
姓氏橋
姓氏橋尋根,檳城姓氏橋反映著檳城華人生活的一種文化縮影,更是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姓氏橋並不是指一座單獨的橋,而是很多橋的總稱。當年華人下南洋到了檳城,從事貿易與漁業,以海為生,所以搭起橋板,在上面建造房屋,形成一個個獨特的小村落。因為同姓者同住一橋,所以稱為姓氏橋。逐水而居的水上人家,成了檳城特殊的景觀,更是華人生活文化的縮影。
康華里斯古堡(外觀)
康華利斯堡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東部。康華利斯堡於1786年建成,並以當時威廉堡省總督查爾斯·康沃利斯命名。康華利斯堡附近也有土庫街和舊關仔角鐘樓。
和諧街Street of Harmony)
喬治市最值得造訪的還有和諧街(,這條老街最厲害之處,在於擁有印度廟、教堂、清真寺、觀音廟4種不同宗教信仰中心共存百年之久,能好好感受檳城文化融合,彼此尊重的一面。
檳城最古老的老街,漫步在和諧街上,一條街擁有4種宗教聖殿:華人的觀音亭、印度人的興都廟、穆斯林的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教堂,可以欣賞到多元融合的人種與宗教文化
觀音亭
外觀是華人熟悉廟宇型態的廣福宮又名觀音亭,建於1800年,在馬來西亞是歷史第二悠久的寺廟,在檳城則是古老之冠。原本供奉媽祖,後來改拜觀音,因此被稱為觀音亭,來到這裡,一定會被又高又華麗的香所吸引。
聖喬治教堂
1818年落成的純白色聖喬治教堂屬於「聖公會」在東南亞地區建立的最古老教堂,在2007年被馬來西亞政府列為50個馬來西亞國家寶藏之一,尖塔與十字架是最顯眼的標誌。
吉寧回教堂
廣福宮建成的隔一年,由東印度公司第一批移民到檳城的穆斯林也興建起他們的首間清真寺,甲必丹吉寧回教堂風格優雅,乳白與金色低調而華麗,而精緻的圓頂與高高矗立的宣拜塔遠遠地就能引起旅人注目。
■早餐—飯店內
■午餐—知名老店榕檳點心吃到飽 RM45
■晚餐—蒸氣火鍋.+活魚 RM60
■住宿—尊爵房或同級
飯店輕奢一日~沙灘水上活動~乘船-MONKEY BEACH BBQ~飯店
一日輕奢,悠閒早餐時光
熱力開場.沙灘水上活動(香蕉船+甜甜圈) 每人一次.享受檳城海島活力
野趣午宴MONKEY Beach 人跡罕見白沙灘.在原始島嶼中放鬆片刻.
下午:飯店設施悠閒時光,超美泳池,SPA或陽台海景下午茶,為晚上文化饗宴預備一下
飯店晚宴娘惹之夜~穿上故事品味傳統
換上傳統娘惹服飾 享受精緻娘惹晚宴 結合南洋風味菜餚 一場身歷其境的復古之夜,讓旅程六下濃濃的人文記憶.
■早餐—飯店內
■午餐—沙灘BBQ+軟飲
■晚餐—飯店自助餐RM170
■住宿—Angsana尊爵房或同級
檳城—喬治市魔鏡—壁畫街 & 鐵線藝術-機場
喬治市魔鏡
古蹟上的壁畫及裝置藝術,讓檳城整座老城搖身變成一個藝術大畫廊,來自立陶宛的畫家恩尼斯的五幅壁畫,主題包括:姊弟共騎、功夫女孩、漁船小孩、爬牆小孩、追風小子等。
這位年輕藝術家於2010年來檳城背包旅行後便愛上此地,陸陸續續發表藝術作品,壁畫特別之處在於融合社區與建材特色,透過畫筆來呈現別有意義的壁畫,追風少年原本是幅小孩在騎摩托的壁畫,早前曾遭人惡搞,在壁畫後方畫上恐龍,彷彿恐龍要吃掉騎摩托車的小孩,非常逗趣。
【喬治城魔鏡壁畫】檳城整座老城搖身變成一個藝術大畫廊,參觀來自立陶宛的畫家恩尼斯的五幅壁畫,主題包括:姊弟共騎、功夫女孩、爬牆小孩、追風小子…等。恩尼斯是乙名年輕藝術家,在2010年來檳城背包旅行後愛上這個地方,並陸續發表藝術作品。
壁畫街
自從立陶宛畫家─恩納斯在檳城街頭巷尾留下多幅畫作而聲名大噪後,馬來西亞境內隨即吹起一陣「壁畫風」。2014年他為怡保創作的第一幅作品《冰咖啡烏KopiOIce》,橫空出現在怡保舊街場,其作品包含:老人喝咖啡、五包越喝越少的大型冰咖啡烏、蜂鳥、兄弟乘坐紙飛機、小女孩站在椅子上、錫礦鐵船、拾荒老人、瑪麗蓮夢露等。
鐵線藝術
穿梭在檳城的街道中,鐵線畫作品是不能錯過的裝置藝術,是當地的超大亮點之一。這些作品皆出自於在地藝術家之手,可愛的地方是,都是情境式的呈現,帶點幽默跟詼諧,角色的表情都很逗趣,並且會根據各個街區的特色設計出相對應的內容。若有經過,別忘了欣賞下每個鐵線畫所透露的小故事喔!
專車前往機場搭機返回溫暖的家,結束這次南國馬來西亞快樂之旅
■早餐—飯店內
■午餐—地道滿膳肉骨茶RM 55
■晚餐—敬請自理
■住宿—溫暖的家
【以上行程供參考,本公司保有依飯店及交通及行程內容調整先後順序之權利 】